Michael Milken:在继续讨论之前,让我们先退一步,聊聊它对技能结构的影响。我们曾经估算过,如果全球都采用最先进的农业技术,理论上可以消除大约五亿个农业岗位,尤其是在当前农业补贴等制度之下。这一个话题曾引发巨大争议:到底谁会被淘汰?上世纪六十年代,我拥有很大的优势,我能心算收益率。但到了七十年代,计算器问世,我的这一优势被彻底取代。不过说实话,计算器发明后我也没混得太差。后来我又能记住数百万笔交易,但随着计算机出现,这也变得毫无意义了。这就是技术对工作的影响。你们现在正在做的这些AI技术,也同样会影响几乎所有岗位。有些职位会被替代,有些会因此诞生。
Michael Milken:我们换个角度谈谈,你的家族来自台湾,之后搬到了华盛顿,最后定居在俄勒冈。我曾有机会为很多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,比如MCI的Bill Gawan。他的公司想挑战AT&T的垄断,当时AT&T在市场上的份额高达99%。他常常连工资都发不出来。你也讲过你们早期的日子,根本不知道能否成功。那些比你更容易获得资金的公司,究竟错过了什么?他们没看到,而你看到了什么?我们换个说法,在Intel当时的市场中,他们到底忽视了什么?
而Intel那时候一直在观察我们。你说他们拥有更强的融资渠道,这确实没错。他们之所以不跟进,是因为他们实在太成功了。而从长远来看,这反倒是我们的幸运。我们之所以花这么久,是因为我们做的事真的很难。但也正因为没人插手,我们才可以走出自己的路。我最近读了一本重写过的新书,Peter Thiel的《Zero to One》。书里讲的,其实很像是NVIDIA的故事。我们最终选择去做那些别人认为不可能,甚至没人愿意做的事情。它们听起来很疯狂,成功的概率极低,但对我们来说,这种挑战反而最熟悉不过。正因为它们困难,正因为别人已有的成功会让他们忽视这些机会,我们才有了突破的空间。
Michael Milken:你们现在也在努力避免重蹈Intel的覆辙。作为行业领导者,你们要如何思考保持持续创新的文化?就像《Star Trek》里Kirk船长说的:“勇闯无人之境。”